马英九,理想主义者的败局

马英九,理想主义者的败局

没有荣华富贵可以享受,只有千斤重担必须承受。”

在一片凝重的气氛中,马英九说出了这句话,时间是2014122日。对出席每周二例行的中山会报的国民党高层来说,听闻此言,或许会生出恍如隔世之感——9年前,2005716日,马英九第一次当选国民党主席,便说过这句话。那年那月,气氛是何等振奋,言者踌躇满志,闻者慷慨激昂,心中憧憬的尽是马英九和国民党的大好前程。

彼时,马英九还是神采飞扬、精神抖擞的小马哥。他应邀给台湾中天电视台一档当红节目《康熙来了》做嘉宾,女主持人小S一见到他,就飞扑进他怀里,坐到他腿上,以表达对他的崇拜之情,足见当时马英九在岛内女性心中的偶像级地位。这也是他当年吸票的最大本钱之一。而今呢?电视镜头上的马英九眼袋浮肿,一脸疲惫,甚至多次被拍到听汇报、开会时半睁睡眼的画面。

谈论政治人物的外形看似浅薄,但台湾的选举产业链早已完全以美国为师。正如美国大选中往往是身材高大者胜出一样,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经常是外形俊朗者更容易胜出。这是一目了然的对比——“小马哥的形象不再,马英九失去了他最肤浅,也是最直观、最易调动选民情绪的优势。

所以,话还是那句话,但从誓师之言变成了请罪之言。20141129日,国民党在台湾九合一选举中大败而归;123日,马英九在国民党中常会上正式宣布辞去党主席一职,为败选负责。

台湾的九合一选举是因为从今年开始,把原来在不同时间进行的所有地方公职人员选举合并在一起举行而得名,包括六大直辖市市长(台湾称为六都)、其他县(市)长、直辖市议员、县(市)议员、乡(镇/市)长、乡(镇/市)民代表、村(里)长、直辖市山地原住民区区长、区民代表等9地方公职的选举。

在今年的九合一选举中,六都之内,国民党仅保住新北1席,台南输了,高雄完了,桃园没了,台中丢了,就连被视为国民党大本营的台北都被无党籍人士柯文哲拿走了;在22个县(市)长之中,国民党仅仅得到6席,民进党获得13席,其他3席为无党籍人士获得。这样的期中测验结果,表达了台湾民众对马英九6年施政的不满。

如今,马英九辞去党主席后,国民党内群龙无首。排名第一的副主席吴敦义暂代党主席一职,但表示无意竞选党主席立法院长王金平因去年卷入说情案而被撤销国民党党籍,如今拥王派力促了结争议,恢复王金平的党籍,以便其参与竞选党主席;第一个跳出来宣布竞选党主席的,竟然是名嘴周玉蔻,她要求国民党放弃严苛的资历规定,选择她这样的政治素人出任主席……种种乱局,被台湾《中国时报》形容为人事动荡

但真正的人事动荡不在党务,而在政务。就在选举结果揭晓的当天,行政院长江宜桦宣布辞职;接着,江宜桦主持会议,向马英九提出内阁总辞职,包括各部会首长、次长在内的81名官员递交集体辞呈。急切之中,马英九选择行政院副院长毛治国接任行政院长,并劝留大部分阁员128日,匆匆搭建的新内阁在马英九办公室宣誓就职。可这个内阁只得到岛内民众一句新瓶装旧酒的评价。

2008年高票当选的政治明星到现在的过街老马,人人喊打,仅仅只用了6年时间。这是马英九屡屡失误的6年,也是马英九性格悲剧不断发酵的6年。

儒生当政,失误的六年

马鹤凌教他做士大夫,蒋经国教他做理想主义者

台湾有过一个流传甚广的传言:2007年底,台湾地区领导人选战正酣,有一名占卜师,在评断来年的选举结果时语带玄机地说,他看过水晶球,发现马英九的运势是选前光辉灿烂,选后黯淡无光。人们自然不信,追问缘由,他以一句天机不可泄回避过去。如今回想,与其说占卜师看透了天机,还不如说看透了马英九的性格玩不转台湾政治。

有人说,马英九是一个现代社会少见的儒生。这话,不假。

马英九1950年出生于香港,父亲马鹤凌是国民党高官,有着浓厚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色彩。对家中独子,马鹤凌期望颇高,取名英九。是照族谱而取,则来自儒家经典《论语》中的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马鹤凌希望孩子也以儒家九思立身。

马鹤凌教子,颇有孟母三迁的味道。1952年,马家从香港迁居台北,住在当地的富人区,左邻右舍不是政界要员,就是富商大贾,知识层次和个人修养都相当不错,唯一不好的是攀比之风盛行。马鹤凌不想马英九沾染半点污浊的社会风气,就时常叮嘱道:一个人只有通过努力获得一切,才是最宝贵的。如果从小养成贪图享受的恶习,这个人将来肯定一事无成。在马鹤凌的道德洁癖里,这种贪图享受的恶习甚至包括上课不听讲,课后找补习的做法。当时,台湾的学校补习成风,马鹤凌的朋友也开了一家补习班,跟他说可以开后门,让马家孩子免费补习,不料马鹤凌劈头盖脸地指责道:你不要害我的孩子!

有这样一个父亲,马英九从小就受到完整的传统教育。马英九7岁时,马鹤凌便要他记住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20多年后,马英九把这句话写在博士论文的首页上;马英九少年时,马鹤凌又将曾国藩的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送给他为座右铭,这句话也被马英九铭记至今。

儒家讲究做人内圣外王,内在的个人操守要完美无瑕,外在的人生目标是报效国家。这套观念,在马英九报考大学时,第一次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当时,台湾经济还很落后,高中生普遍的志向是科学报国,马英九也不例外,想学理工科。马鹤凌得知后,和他长谈一番,说近代中国之所以落后,根源是制度落后。自诩为士大夫的马英九立即改变志向,报考文科,入读台湾大学法律系。

1974年,马英九前往美国留学,7年间相继获得纽约大学和哈佛大学的法学硕士、博士学位。在这7年里,他接受了另一套知识体系,从美国学来的现代法学和从家庭继承的儒家传统在他身上融合、调适。此后,马英九心中形成了法、理、情的排序,而不是儒家社会的情、理、法排序。

当时,国民党高层也在反思从大陆溃败的教训,模范生马英九在他们看来就是未来的希望。1981年,马英九学成归台后,顺利进入总统府,当了蒋经国的英文秘书。蒋经国是何许人也?大陆一位台湾问题专家在接受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采访时说:蒋经国是一个彻底的理想主义者,终其一生,无论早年的赣南新政’‘上海打虎,还是晚年的台湾改革,所作所为都充满理想色彩,充满一种情怀。在这位政治导师不加掩饰的提携和保护下,马英九以34岁的稚龄出任国民党中央副秘书长,早早就在权力中枢里浸淫,却偏偏养成了不可思议的理想主义人格。

1988年,蒋经国去世,马英九遭到蒋经国继任者李登辉的排挤,转任法务部长。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个冷差事。满腔理想的马英九却炒热了这个差事——下狠手惩治贪腐,打击黑道势力。结果,马英九触及权贵利益,再度遭到李登辉贬抑。他留下一份离职声明,回到大学校园教书。一如古代受排挤的儒生官员那样,赋诗一首,拂袖而去。

然而,当时的台湾政坛形势已变。1998年的台北市长选举在即,寻求连任的陈水扁风头强劲,国民党这才想起蒋经国口中那个没有缺陷的年轻人。多方游说后,马英九答应参选。他顺利地将陈水扁拉下市长宝座,并在2002年成功连任。

在台北市长任上,马英九内圣的一面充分展现出来。他脚踏实地,勤恳工作,我每天工作超过16个小时,受全民监督,像是透明人,连狗仔队都懒得跟踪我;他事无巨细,谨小慎微,曾经因为改公文的小贴纸粘不住而与秘书来回写了9次说明,也曾因为一篇公文有些细节问题连续退回13次要求重写;他清廉自守,品行无亏,行有行规,绝对不碰财与色是政治行规,政治人物必须遵守,给女粉丝签名都要悬腕,以免碰到对方;他不贪财,不好色,甚至不抽烟、不喝酒,除了工作就是回家。台湾民众早已看腻了政客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如此有政治洁癖的马英九让他们眼前一亮。

即使后来陈水扁成为台湾地区领导人,对曾打败他的马英九处处刁难,马英九依然受到民众拥戴。当时,台湾流传一种说法:不论马英九做错了什么,只要民众看到他招牌式的无辜眼神,立刻就会原谅他。陈水扁只好酸溜溜扔下一句话:千错万错,马市长不会有错!

2007年,马英九已经被国民党视为中兴少主,来年为国民党夺回台湾执政权,非他不可。马英九也不负所望,以绝对优势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20085月,当他宣誓就职时,他的声望达到了顶峰。

自以为君子不党,实际上离心离德

然而,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儒家典籍《周易》早已下了断语。

在马英九就职的前几天,2008510日,为他胜选立下汗马功劳、已被内定为内政部长的廖风德在爬山时,因心肌梗塞猝然而逝。520日,在新内阁就职仪式上,马英九任命的行政院长刘兆玄走下讲台时,突然一个趔趄,险些摔倒,众人一片惊呼。写过武侠小说的刘兆玄赶紧圆场,笑言幸好自己武功高强,得天之佑。但在旁观者看来,这两件事无论如何都有一丝不祥之兆。

困难很快来临。竞选时马英九强调要超越党派,做全民团结的象征。当选后,他又声称一定虚心地努力争取民进党的合作。按理,这对政客来说,无非是客套话,马英九却一定要付诸实践——他对陈水扁时期的事务官照用不误,任命死硬台独分子许世楷为驻日代表,留用支持台独、自诩为两岸关系刹车皮的赖幸媛出任大陆委员会主任委员

这两道任命一出,舆论哗然。其实,对马英九的做法,民进党里不会有人领情,国民党里却有人真心反感。2008年六七月间,马英九提名因内部纷争而退出民进党的沈富雄出任台湾监察院副院长,还提名多位有浓厚台独色彩的人士担任监察委员,激起国民党籍立法委员邱毅的强烈不满。邱毅曾在揭发陈水扁贪腐的过程中为国民党立下汗马功劳,在马英九当选后却没有得到一官半职,与出身民进党的沈富雄形成鲜明对比。在邱毅的鼓动下,对沈富雄的提名被国民党控制的立法院否决。此后,国民党籍立法委员分成了马系非马系,其中非马系占多数,由此导致马英九的任何决议在立法院投票表决时都难以顺利过关。

马英九还接连得罪了国民党大佬。首先和他产生嫌隙的是连战。马英九一向对连战执师长礼,连战对其升迁也有过提携,然而200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两人有了心结。当年,连战因陈水扁莫名其妙的中弹遇刺而以微弱劣势输掉选举,心有不甘,发动蓝营力量抗议。可身为台北市长的马英九表态不坚决,也没有动用手中资源给予充分支持,连战的亲信们认定马英九有私心。尽管马英九在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连续5年委派连战出席APEC会议,使其享受领袖的光环,并且每年到连战住地拜访,但这些拜访仅仅是礼节性的,时间从没超过半小时,两人没有情感上的互动。

或许在马英九心中,信奉的是士大夫无私交”“君子不党,但这种做法真的能树立他的君子形象吗?未必。2009年,马英九想再度出任国民党主席,以便党政一体,放手施政,但又担心违背选前不兼任的承诺。犹豫之际,他便放任亲信不断放话,影射时任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让吴伯雄深感人格受伤,只好宣布自己不再参选党主席。马英九虽然如愿兼任党主席,但失去了道德制高点,也让公众产生了马英九也会玩阴谋诡计的印象。

这种负面印象在马王之争中达到极致。立法院长王金平曾连续8次赢得立法委员的竞选,为人八面玲珑,处事圆滑。马英九一直看不惯王金平的圆滑做派,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仅与王金平保持着表面上的礼节关系。有时在公开场合非要坐在一起,也是马英九夫人周美青坐到两人中间。20139月,马英九根据台湾检察部门监听得到的信息,认定王金平为民进党籍立法委员柯建铭涉及的贿赂官司说情,责令党纪部门开除王金平国民党党籍。当时,王金平是由国民党指定才担任不分区立法委员的,如丧失党籍,其不分区立法委员立法院长的职务也会不保。王金平立刻动员所有资源发动反击,向法院提出保留党籍诉讼。此事本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致命的是,马英九宣布调查王金平时,王金平正在海外参加女儿的婚礼。台湾社会讲究的排序是情、理、法,没有了字,就是玩阴谋、搞偷袭。马英九从此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进,无法赢得绿营支持;退,国民党内已离心离德。

空负理想,不懂经济

经济界历来有美国打喷嚏,台湾就感冒的说法。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美国深陷泥潭,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的台湾经济受到了严重冲击。台湾到处流传着产业变惨业”“四大变四惨的段子。幸而两岸关系回暖,依靠两岸经贸往来,台湾经济勉强没有瘫痪,但想实现马英九竞选时提出的年经济增长率达到6%,失业率降到3%以下,人均GDP达到3万美元六三三承诺已经不可能。

面对困局,马英九手下有人想到了奇招”——按照人头发放名为消费券的购物券。台湾经济主管部门甚至算出了由此可以拉动经济增长多少个百分点。经过一番周折,发放消费券的对象不断扩大,连新生婴儿都成了发放对象,每人确定发放金额为3600元新台币(1元新台币约合0.2元人民币),限6个月内用完。于是,消费券成为2009年台湾最热闹的话题。马英九、萧万长、刘兆玄等高官如何使用消费券成了各大媒体竞相报道的内容。事后统计,虽然发了857亿元新台币的消费券,领取率直逼100%,使用率也突破90%,但实际刺激效果几乎为零,当年台湾经济仍以暴跌收场。

此后,马英九制订了无数振兴经济的方案,但台湾经济仍然在低谷徘徊。其根本原因是美欧经济陷入低迷,加上台湾企业在技术上缺乏突破与革新,只能在新兴国家的不断追赶中失去发展空间。以台湾最有竞争力的信息电子产业为例,半导体芯片与液晶面板是10多年来发展最好的产业,但两者都因后续技术和资金问题,无法再有深度突破。缺乏新兴产业的带动,台湾经济低增长甚至负增长就成了必然。

这边经济增长乏力,那边马英九却大幅扩充高等教育,一个台湾岛就有100多所大学,录取率近乎100%,出现了总分10分就能上大学的怪现象。结果,大批揣着大学文凭的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如今,虽然台湾总体失业率已下降到接近3%,但15岁到24岁的年轻人失业率却始终高于10%。年轻人对马英九极度不满,催生了林飞帆、陈为廷等反马急先锋。他们在今年3月以反两岸协商程序为由,鼓动部分学生占领立法院,冲击行政院,进行长达1个月的群体抗议。

一味触动利益,流失深蓝铁票

马英九的理想主义人格,使他立志要给历史一个交代,因此,他一上台就想改革台湾的积弊。他的政治洁癖又决定了他选择从自己人开始改革,以示不怀私心。然而,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逐渐建立起一套社会福利体系。随着经济低速增长,人口老化,社会福利支出逐渐成为难以承担的施政包袱。但为了拉选票,每个当选者都主张减税和增加福利,使得社会福利支出占台湾历年财政支出的比例超过30%,成为第一大支出项目。

社会福利体系非改不可,马英九的目光投向了军公教群体。军人、公务员、教师被视作广义上的台湾公职人员,他们的收入免税。尽管他们占台湾人口总数的比例不足10%,但他们受教育程度高,又是国民党非常稳固的支持群体,因此,国民党执政时不敢改,民进党执政时改不动。马英九上台后,立即启动了相关工作,取消军公教人员的免税政策,将新征收来的税用于改善军公教人员的待遇。这项改革还算进行得比较平顺,在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军公教人员的选票仍然投给了马英九,使他勉强获得连任。连任成功的当晚,马英九在雨中对支持者喊出我们赢了的时候,脸上流淌的已不知是雨水还是骑虎难下的泪水——军公教税收改革为他赢得了连任,却使得他再也不能停下改革的脚步,包括风险更大的改革。

第二任期开始后,马英九着手推动军公教退休金享受高利率的改革。蒋介石在位时,台湾利率较高,军公教人员的收入较低,为照顾军公教退休人员的生活,蒋介石规定,他们可按职级交存一笔钱,退休后按每年18%的固定利率从银行领取现金。1990年以后,随着银行利率不断降低,军公教人员18%的利率开始高于银行利率,差额由当局编列预算补贴。近年来,岛内银行利率长期徘徊在2%左右,当局的补贴额越来越大,难以为继。马英九早就宣布,自己放弃享受此项福利,以示以身作则;到第二任期时,他部署大刀阔斧的改革,意在彻底取消此项制度。

与此同时,马英九还陆续叫停了发放军公教退休人员的年底慰问金。一名资深国民党高级干部表示,退休后本来可以每月领取20多万新台币,经过陈水扁缩减后就只能领10多万了,如果按照马英九的改革方案,自己只能领2万多。面对巨大的收入差距,不少国民党员一面强调自己是深蓝,是死忠党员,一面对马英九破口大骂,绝不投票支持。

此外,岛内其他的社会保险制度,如劳工保险、公务员保险等也都有巨大的财务赤字。按照估计,这些保险都将在今后十几年内面临破产。马英九近两年陆续提出了改革方案,这种触动每家每户利益的改革,必然得罪大多数人。尽管此前人们都在讨论改革的必要性,但当马英九真的推出大尺度改革计划时,社会舆论一边倒地站在了他的对立面。从长远来看,马英九的改革计划终将有利于台湾的发展;但多数人不能理解太过长远的政策,认为马英九的改革脱离了社会现实,步子迈得太大。在马英九第一任期中,台湾媒体给他取的外号是笨总统;到了第二任期,干脆就变成了无能马

好牌也打坏了

马英九能在2008年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两岸关系回暖是一项重要的利好因素。陈水扁执政时期,两岸关系多次陷入紧张,不仅损害了经济利益,也影响了地区稳定。而国民党通过连战在2005年访问大陆,搭建了国共两党一年一度的对话平台,达成了政治谅解,因此,台湾上下都相信国民党有能力处理好两岸关系。

事实也证明,马英九当选后,两岸关系发展得不错。6年来,两岸实现了大三通;台湾当局开放陆资入岛投资,开放大陆居民个人赴台旅游项目;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投资保护协议;两岸贸易规模从马英九上任之初的1200多亿美元增加到去年年底的1900多亿美元……各种岛内民调都显示,两岸关系是马英九最受民众肯定的事,即使在对其个人的满意度跌至10%左右的今天,人们对两岸关系的满意度仍在40%上下。

然而,如此好牌,却被马英九硬生生打坏了。他试图以中庸之道来处理两岸关系,一只脚前进,一只脚就要后退。他对大陆的政治制度品头论足;他对两岸关系打着不统、不独、不武的旗帜;他一直回避两岸政治谈判的议题;即使对开启两岸政治性对话,也是三缄其口,致使两岸互信无法再深入下去。

更糟糕的是,今年APEC峰会在北京举行,马英九竟然提出亲自出席,与习近平总书记会面。这明显超越了两岸问题内部解决、不必借助国际场合的默契,成为不可能的试探,反而伤害了大陆民众对他的期望之心。更致命的是,近年来,凡是台湾来大陆交流的各方人士,从学者到国民党官员,无人不对马英九口吐怨言。他的中庸之道只换来左右不逢源

同样的问题,还出现在台湾的周边关系上。马英九是哈佛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强烈认同美国文化,上任后提出了亲美、友日、合中的方针。受够了麻烦制造者陈水扁之后,美国也乐见马英九上任。但正是美国,让马英九遭遇了上任之初的大麻烦。美国是世界卫生组织标定的疯牛病疫区,台湾一直严格限制美国牛肉的进口。马英九为打开与美国的经贸关系,推动对美国农产品开放。200910月,台美签署了美国牛肉输台议定书,开放进口美国30个月龄以下带骨牛肉、绞肉、加工肉品。这份议定书立即引发台湾各界的反对,连时任台北市长、国民党籍的郝龙斌都宣布要推动拒美牛内脏联盟。国民党籍的立法委员们更是以民意代言人自居,在20101月通过法案,禁止美国牛脑及内脏部位进口。这逼得马英九不得不亲自与立法委员见面协调,在排除民进党起哄之后,才以严格标识等条件开放了美国牛部分部位的进口。这场美国牛肉风波让美国对马英九留下了能力不足的印象。

在与日本的关系上,马英九有一个绕不过去的心结,便是钓鱼岛。早在青年时期,马英九就是台湾保钓运动的积极分子,这段经历让日本政界迟迟不能信任马英九。直到2009年,马英九亲自宣布当年为台日特殊关系促进年,任命亲信冯寄台担任驻日代表,双方关系才有所缓和。2011年,台日签署了全面性的双边投资保护与促进协议。但是,钓鱼岛问题始终无法回避。马英九当局几年来多次派军舰护航保钓船及护渔,让友日的目标也不顺利。

民意如流水,一去不回头

马英九在台湾有个著名的绰号:不粘锅。如今来看,他在个人操守上与丑闻不粘锅,依旧是那个不贪财、不好色、除了上班就是回家的透明人。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过分的理想主义往往会脱离实际,以致在实践中寸步难行。

台湾政坛有一则故事广为流传:马英九上任时,一名自认在其竞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学者在谋取官位不成后,私下会面,请求马英九在争取研究经费方面加以援手。在他看来,这是起码的、应得的回报,马英九没有理由拒绝。在台湾学术界,争取主管机关的委托研究课题是一个学者赖以生存的重要途径,既能使学者在岛内立足,也能让学者在人前显耀。在大学教过书的马英九理应明白这一点。怎料,马英九语气冷漠,让他通过正式渠道直接向相关部门申请。而且,马英九的语气有某种不屑,大有你的收入与经费已经非常丰厚了,少一两个课题经费不是问题,不应该开口提这种要求之意。这名学者一怒之下远离马英九。从此,台湾媒体上多了一个坚定的反马者6年来写了无数文章痛批马英九是伪君子,不知民间疾苦,不识人情世故,与普通百姓完全生活在两个世界里。

这极易让人联想到一战期间的美国总统威尔逊。他是政坛理想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带着自己的十四点原则出席战后的凡尔赛和会,期望用和平的、协商的方式建立一个崇高的国联。结果,这位曾经的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赢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但他倡导建立的国联没过几年就成了空架子,完全不能协调大国关系,更谈不上处理政治纷争,最终被历史抛弃。反倒是二战期间,政治手段圆熟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依据现实的利益和力量的制衡推动建立的联合国,至今还在发挥作用。

马英九的失败也能从中找到答案:对一个政治人物来说,理想主义不能算作褒义词,至多是个中性词。不懂得寻求理想和现实的契合点,使他脱离了现实;当遭遇现实的压力时,过分执着于理想,又导致他优柔寡断,决策失误;一心想事事求得完美,反而成了既忙且盲、无力大局;儒家的教养固然有益,可是不识变通,就变成了;即便是最引以为傲的个人操守,如果没有相匹配的施政能力,也不过是平庸的好人

马英九的内心或许感慨万千,但选民手中的选票冷酷无情。从2008年到2014年,马英九重复了一个政治明星由盛到衰的轨迹,国民党遭遇了退守台湾65年来最惨重的选举挫败。

延伸阅读

国民党,两甲子三陷危机

1949年,退守台湾后的蒋介石和他的部下们走下台阶。

2014年恰是国民党成立120周年。两个甲子,几经风雨,国民党曾有过推翻帝制的光辉时刻,也经历了仓皇败逃的失魂落魄。有人说,今年“九合一”选举的惨败使国民党陷入建党以来的第三次重大危机。那么,前两次危机中,国民党是如何熬过难关,重新振作的,对今日国民党或许有所启发。

从败退南迁到“台湾奇迹”

1945年8月,中国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作为中国战区盟军总司令的蒋介石也达到了个人声望的顶点,他手握400万军队,其中的四分之一还配备了美式装备。从任何一个角度看,他都是志得意满、意气风发。当时党内有人提醒他:“谨记满盈当亏,应当急流勇退,为中国历史留下长久典范。”但这种话,蒋介石当然听不进去。

蒋介石万万没有想到,失败就在胜利的这一刻开始了——在收复河山、接受日伪财产的过程中,国民党派往全国各地的接收大员贪污成风,尽失民心。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经过抗日战争的洗礼后,力量已经足以与国民党相抗衡。蒋介石无视民心向背,打算继续用内战的方式消灭共产党。结果,短短4年时间,国民党军队全线溃败,精锐尽失。而在国民党内部,有太多人盼望着蒋介石赶紧倒台,以取而代之。内外双重压力下,蒋介石只能仓皇逃离,退守台湾。

没有人知道,站在台湾岛的瑟瑟海风中,蒋介石是何心情。此时,他管辖的区域是抗战胜利时的三百分之一,管辖的人口不到全国的七百分之一,国民党陆军遭到了毁灭性打击,海军丧失了近一半的力量,只有空军相对完整地撤到台湾。而脚下这个台湾岛,刚刚摆脱日本殖民统治不久,经济还无法独立,岛内民众对败退而来的国民党心存疑虑。国民党的处境可谓风雨飘摇,一片凄凉。

直到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国民党才有了喘息的机会。此时,蒋介石南迁台湾时带走的“黄金+人才”,为国民党的重新发展奠定了基础——早在1949年宣布下野之前,蒋介石就下令将大陆的黄金和美元储备全部运往台湾;随他南迁的百余万人里,有不少经济专家和技术人才,还有一大批本就在大陆事业有成的企业家,他们刚刚经历过大溃败,忧患意识强烈,成了国民党在台湾统治的人才基础。

凭借着这两点,国民党开始了在台湾的苦心经营。蒋介石汲取在大陆的失败教训,对台湾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全面改造。在政治上,他抓紧实施《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完成了过去20多年间从未实现的党政军权一元化管理。此后,蒋介石对国民党进行彻底改造。1952年,他组建了以亲信为骨干的中央委员会,将原来各拥山头的大佬级人物统统安排进新设的中央评议会,让他们彻底退出权力核心圈,确立了自己在党内的绝对权威。同时,开始加固儿子蒋经国的权力基石,形成“后继有人”的共识。

几乎与政治改革同步,国民党以“赎买”方式推行了“土地改革”,使台湾岛内多数农民成了国民党统治的拥护者,也解决了台湾最紧迫的大事——吃饭问题。紧接着,国民党又逐渐调整台湾经济体制,抓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契机,建立起外向型经济体系。美国出于战略利益的考虑,为台湾提供了市场和技术支持,加速了台湾的工业化进程。

到20世纪60年代,台湾经济起飞,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国民党在台湾站稳了脚跟,基本走出了丢失大陆带来的第一次重大危机。

从两失执政权到重创民进党

2014年11月29日,马英九召开记者会,为国民党在“九合一”选举中的惨败向支持者道歉。

1988年,蒋经国病逝,李登辉接任台湾地区领导人。随后,国民党内各派势力经过一番角逐,李登辉成为了国民党主席,国民党就此分裂为以李登辉、宋楚瑜为首的“主流派”和以蒋纬国、郝柏村为代表的“非主流派”。李登辉为击败以大陆籍人士为主的国民党元老的围攻,一方面拉拢民进党,一方面与各地方派系相互利用,甚至不惜坐视黑道与金融势力在国民党内占据上风。在接连斗垮俞国华、李焕、郝柏村等人后,李登辉独揽大权,但国民党在民众心中与黑金政治画上了等号。

1996年,首次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拉开帷幕。在李登辉的刻意扶持下不断壮大的民进党开始冲击国民党。但李登辉毫不顾忌来自民进党的竞争压力,反而于1997年逼迫宋楚瑜这位党内骨干走上脱党之路,并带走了国民党一大批支持者。在200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宋楚瑜以无党籍人士的身份参选,严重分流了国民党的选票。国民党推出的候选人连战,背负着国民党黑金政治的形象包袱,仅得到23.1%的选票。国民党的分裂使得陈水扁以不到40%的选票当选,国民党退守台湾50年来第一次失去执政权,陷入第二次严重危机中。

这次选举之后,宋楚瑜正式组建亲民党,国民党内则爆发强烈的反对李登辉风潮,迫使李登辉辞去党主席职务,连战接任。当时,国民党在台湾的支持率已经低于民进党和亲民党,落到第三。即便如此,国民党内的主流意见仍然认为2000年的失利只是偶然,连战把主要精力用于与宋楚瑜和解,并未着手改造国民党。到200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连战和宋楚瑜联手参选,自认必胜无疑。没想到,投票前夜,陈水扁诡异地遭到两颗子弹的刺杀,第二天的选举结果竟然是连、宋二人以两万票的劣势落败。之后的半年多时间里,国民党组织支持者上街抗议,要求重新验票,但无济于事。

鉴于党主席任期将满,2005年,连战率团来到大陆,与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面,实现了国共两党领导人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首次会面,为两岸和两党关系开辟了新的道路。这成了国民党东山再起的契机。

更重要的是,此时国民党内的中生代力量已经崛起。接替连战出任国民党主席的马英九深知,国民党不经改造则无以为续。他一方面按照自身清廉有为的要求改造国民党,制定了反黑条款,确定了凡经司法一审判处有罪者不得获得党的提名参与选举,即使提名也可撤销的原则。这使得国民党逐渐与黑金政治划清了界限。另一方面,马英九在两岸关系上和陈水扁的“急独”路线相对立,提出“不统、不独、不武”的中间路线,缓解了台湾民众对两岸关系的焦虑。之后,随着陈水扁贪腐案被揭露,马英九正面形象凸显,成了台湾民众心中理想的下任地区领导人。

与此同时,以郝龙斌、朱立伦、胡志强为代表的其他国民党中生代政治明星也走上前台。2005年底,国民党在地方选举中大胜,取得23个县(市)中16个县(市)的执政权。2008年的台湾“立法委员”选举中,国民党又在112席中独得81席,取得了三分之二席次的绝对多数;民进党只得到27席,仅保住了议案提案权。以此为基础,马英九在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以200多万票的优势当选,国民党重新拿回执政权,走出了第二次危机。

“九合一”选举惨败,重生曙光暗淡

2014年,伴随着“九合一”选举中的溃败,国民党再次陷入严重危机。在涉及全台湾各地的“九合一”选举中,国民党仅勉强保住了新北市以及其他5个小县的执政权,民进党则首次取得了超过半数县市的执政权。在县(市)议员的选举中,国民党也丢掉了一半以上的县(市)议会多数席位。在“六都”的12个正副议长职位中,国民党本来有10席,如今能保住一半就属难得。

马英九的日子也越来越难过。眼下,台湾岛内弥漫着越来越浓的反马英九气氛,社会上甚至把反官僚、反马英九当成了一种时尚。人们普遍认为,马英九施政不力,致使小人当道,但细问之下,又没人能说清楚马英九到底错在哪里,到底谁是小人,最后也只能一言以蔽之——“笨”“迂腐”。说到底,人们是对马英九长久以来,因为无力应对各方掣肘而政绩平平、无所作为感到不满。

国民党能从第一次危机中翻身,靠的是从大陆带去的一大批资金、人才以及国际形势;第二次陷入危机时,国民党还有以马英九为代表的一大批中生代政治明星。两次走出危机的共同要素都是人才。但如今,就像胡志强所言,“九合一”选举结果判了马英九“政治死刑”,胡志强自己也在台中市长选举中失利,朱立伦仅以微弱优势保住新北市长,郝龙斌已经辞去国民党副主席之职。10年来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国民党中生代精英,都已经光环散去,而新生代的力量又无人能接班,国民党出现了人才断档。相比之下,民进党经过这次“九合一”选举,大批新生代登上了前台,怪不得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敢盛气凌人地宣称,要把台湾“赢回来”。

即使在未来一年里,国民党内能迅速涌现出一两个新兴政治人物,也难以重振国民党。国民党这家“百年老店”旧病太深,新兴一代如果没有足够的手段和威信,根本无法改革痼疾,无法做到台湾民众最需要的“弯下腰来与年轻人打交道”。

当前情况下,似乎只有民进党在未来无力应对台湾社会固有的矛盾时,国民党才能看到重生的曙光。当然,国民党自身的改变也非常值得期待,正如马英九在今年12月7日所言:“每一个困境,一定有它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