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合作,教育为上

对华合作,教育为上

 

四年多前,中国颁布 “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标志着中国希通过提升国际合作,学习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学方法、促进与国外研究人员的交流。一年后,英国诺丁汉大学获中国教育部正式批准,与浙江万里教育集团合作,创办宁波诺丁汉大学,成立第一家在中国办学的外国高等学府。这所大学,教职员工来自于英国、中国及其它国家与地区,校园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实施全英语教学。

宁波诺丁汉大学现有2780名学生,其中14%是研究生,已有两届硕士研究生毕业,2008年夏天首届本科生也将毕业。学生来源日趋国际化,现已有来自亚、非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英国诺丁汉大学的学生也日渐意识到在飞速发展的中国学习将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机会。因此,学校不仅为中国学生提供了接受西方教育的机会,同时也为英国和其他国家的学生提供了前往中国学习、体验生活和了解中国的机会。

我们曾在2006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杂志《全球日志》中发表文章,副题为“教育就是未来”。其中提到: 教育能够也一定会在中国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我们办学的共同目标是, 第一,将英国和中国教学体制中最好的理念和实践结合起来; 第二,把学生培养成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公民”,让他们在扎根于本国文化的同时,理解、尊重其它文化; 第三,鼓励开展国际合作研究,研究课题既要有益于诺丁汉大学,又有助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我们将逐渐建起一所崭新的“中西合璧”大学,这在国际上或许也是一种创新。

最近,英国研究理事会成立北京办事处。该协会与欧盟合作,把与中国的合作研究视为其评审和资助项目的重要部分。包括英国诺丁汉大学,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和南安普敦大学在内的英国大学联盟,与中国20余所大学达成共识,将融合各自学科优势,携手创新推向国际市场。中英科技创新计划正在为学术和商业伙伴提供支持,资助概念验证研究,帮助知识产权的商业化。

中国人希望从与西方的合作中获得成果。其中主要包括进行合作研究、了解英国大学教学方法。同时,他们还希望了解英国大学的管理方式,尤其是我们招聘和挽留一流学术师资的人力资源政策,以及如何保持跨学科研究团队的活力。另外,他们也希望得到受过西式教育的高技能毕业生。

英国人则主要希望从与中国的合作中获取一流人才(包括教职人员也包括学生)、以及合作研究。通过对华合作,我们可得到崭新的研究机遇,比如临床试验、干细胞研究与可持续能源等新兴学科所需的人口基础。我们与杰出的中国博士生、博士后与研究人员交往的经历也说明合作大有裨益。

确切地说,大学所从事的工作,大部分是开放的。商界人士有时会谈到知识产权受威胁的问题。通常说来,这在大学合作中不应当成为问题,因为合作的意义就在于自由协作、公布研究成果。中国的对外开放与改革提供了很多机遇。问题在于我们在在与中国展开合作时,能否做到对双方互惠互利。因此,搭建合适的伙伴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对西方大学来说,合作的关键是要把互惠互利作为宗旨,构建长期关系,确保以质量为第一驱动力。简言之,合作的结果,要使我们自己的大学变得更好,并促进我们的国际交流网,提高我们的学生与课程的国际化程度。这些政策最终必须建立在合作与人本的理念之上——这也是大学的根本理念。

我们在中国合作办学,验证了我们的一个观点。这就是: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文化磨擦并非不可避免。关键在于教育。教育可促进理解、合作、以及伙伴关系的建立。通过向不同民族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我们致力于培养能理解并适应中英两种文化的人才,这将有利于增进理解与互信。我们的理想和目标是,把宁波诺丁汉大学建设成连接中国与世界各国沟通的一个桥梁,这也是我们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和谐做出的贡献。

注:作者甘柯林爵士(Sir Colin Campbell)与杨福家教授分别为英国诺丁汉大学执行校长与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