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两岸互动的新时势与新思维

作者:张中衡 来源:FT中文网 发布时间:2016-3-21 16:38:33 点击数:
导读:台海问题纠合了历史与现实、统一与分裂、国家战略与地缘政治等一系列复杂层面,是一个极容易暴露智商学养,也极需要展示政治智慧的领域。尘埃落定的大选结果不止昭示了岛内政治和社会力量的此消彼长,更代表了一种世代…

台海问题纠合了历史与现实、统一与分裂、国家战略与地缘政治等一系列复杂层面,是一个极容易暴露智商学养,也极需要展示政治智慧的领域。尘埃落定的大选结果不止昭示了岛内政治和社会力量的此消彼长,更代表了一种世代的更替和理念的深刻变迁。如今,两岸互动的传统平台国共两党关系退居其次,维系统一的传统力量台湾统派群体日渐式微,两岸政治的新生势力台湾青年一代已锐意进场。当此之际,两岸新一轮互动如何开启?古人云,识时务者为俊杰,笔者不才,愿为有识者论之。

一、抛弃陈旧的“法统观念”,将中国还原为一个地域和文化范畴

“法统”者,一脉相传之正统也。作为中国传统政治观念,一般用来指政权之正当传承。这种传承的正当性在历代统治者眼里有特别的意义,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具体形式规仪上便是分外隆重的“封禅”大典。“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史记·封禅书》)“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五经通义》)。显然,这种法统观,源自“君权神授”的政治理念。

近代以来,随着天命神话的消退和法治观念的兴起,它又被赋予了新的涵义,那就是“统治权力在法律来源上的正当性” 。比如台湾就坚持认为,它的“法统”上承辛亥革命后的南京临时政府和1925年于广东成立的国民政府,是根据1912年民国参议会制订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31年国民会议通过的《训政时期约法》和1946年制宪国民大会及其通过的《中华民国宪法》而产生的。

正统同时意味着唯一,“天无二日,地无二君”,为此继起的新王对前代务求灭除,蒙元之于赵宋,满清之于朱明皆是如此。战后国共两党在胜负已分,乾坤已定,双方皆无力再战的情况下,一方仍念念不忘光复大陆,一方仍朝夕准备解放台湾,且皆以“大业”视之,这不能不说是这种潜意识的法统观念沈浸其中。热战不成,外交争夺,海外个别小国借此两边下注,敲诈勒索无所不用其极,竟成国际奇观。

而在今天,主流的“政治合法性”认知已经发生深刻变迁,旧有的“法统”之争已经毫无意义,念兹在兹,大可不必。对台湾人来说,民主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正统”一语不仅毫无正面价值,反让人们联想起以往的黑暗记忆。既然大陆早已不再提“解放台湾”的口号,台湾也不再做“光复大陆”的迷梦,“中国”作为统治空间、政治认同的依据也已光彩不再,两岸何须再争“中国”之名分?至于国际邦交,从来都是唯利是图,所谓名分,不过自我感觉而已,在外国人眼里意义不大,徒受他人掣肘,反失大国威仪。何况法统之属,原本无常,“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尚书·蔡仲之命》)。大陆是中国,台湾亦是中国,大陆是祖国,台湾亦是祖国。中国这个概念原本一就是个地理和文化范畴,只因昔日两党之争才被抹上了特别的政治色彩。劫波渡尽,中国这个亿万华人共有的家园,也该恢复其本来面目了。

也许有人会认为此议纯属多此一举,因为“九二共识”中的“各自表达”早已解决了这个难题,只要回到“九二共识”就没有问题。窃以为即使回到“九二共识”,问题依然存在。“各自表达”看似高明,实则暧昧,“周子瑜事件”为什么会因一个莫名其妙的因素而引发如此不可理喻的后果?除了个别人的肆意炒作之外,恰是因为这种暧昧表达所导致的两岸民众在中国认知上的巨大落差,为其提供了发酵空间和传播能量。

二、变革落伍的“统战思维”,展开平等真诚的思想文化交流

一个人容易为自己的成功所累,一个政党也是如此,“统战”作为中共党争的“三大法宝”之一,在历史上确实发挥过特殊作用,但时代已经不同了,凡事都要与时俱进。民主政治在台湾已相当成熟,国家政治已非一人一党之事,而成为一种群体行为,为求胜选,政党必须畏惧民意。现代性政党内部也不是个别党魁和少数大佬所能完全左右的,党魁也须时刻面对党内同志的督察,传统统战手法已经利害相杂,甚至未得其利反受其害。

君子之交,贵在诚心正意。人是理念动物,先入为主的道德说教和功利性的糖衣炮弹是不受欢迎的,唯有基于平等和尊重的思想和文化交流才能拉近距离,沟通理念,增进情感,对青年一代来说更是如此。这在两岸的“服贸事件”中体现的一览无余。过去三十年来,在笼络台湾民心方面,大陆始终不得其门而入,近年来好不容易找到“经济牌”这一窍门,终因“服贸事件”而破功,原因何在?有人也许会觉得,这是台湾青年年轻幼稚,受人蛊惑,不识抬举,殊不知青年一代的这种“不识抬举”本身恰恰才正是问题的所在。诚如候选人之一宋楚瑜在选后感言中的忠告:两岸的距离,不是海峡,而是民心。

三、消除无谓的“恐独焦虑”,以同理心感受岛内民众的真情实感

如果任由“台独”发展,台湾有没有可能独立?当然有,但台湾自身不可能真正独立,因为台湾一岛不可能摆脱中美两大“力量极”的双重钳制。

事实上,独立在台湾从来都只是一个被操纵的议题,而不是一个真正的问题,并且是一个伴随民粹情绪的退潮而日渐冷却的议题。我们看到,整个大选期间,对两岸关系蔡英文只有四个字:维持现状,具体内容却不置一言,为此甚至不惜被人讥之为“空心菜”。显然,民进党方面在有意回避和淡化这一议题,相反国民党方面推出的洪秀柱却紧追不放,旧事重提,冷饭热炒,不能不说是本轮大选的一大败笔。

也许有人会认定,蔡英文的这种含糊其辞实际另有用心,因为民进党是把“台湾建国”写进党章的。这是事实,但一个政党的现实政策同其宣传纲领未必是一回事。政党要有理想,就像店家要有招牌一样,但很多时候它仅仅是个招牌而已。如果追根溯源,民进党原本和台独并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在与国民党角逐的过程中,纠合和吸纳了众多深绿力量。在我看来,民进党能够以执政党地位整合深绿未必是坏事,相反,任由这部分人在主流政党之外才会使局势更复杂。

尽管如此,可以预见,独立思潮在岛内仍将颇有市场。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我倾向于将其看成一个历史和人文现象,而非纯粹的政治。如果放到更大的历史时空之中,就会更容易看清这一脉络。

台湾开埠四百年,最早入主这片土地的却是欧洲殖民者,随后郑成功赶走荷兰人来此经营,直到清初施琅攻岛成功,并入一统。然不幸于1895年,清廷甲午战败,台湾连同其生民又被割让日本。故国已去可奈何?台湾人不得不着和服,说日语,做日本人。50年后中国又胜,日本驻台总督安藤利吉在国民政府代表陈仪面前签署降书,台湾再归中国,并在几年后以弹丸之地承接战败来此的两百余万国民党军民。此后作为两蒋统治下的“反共基地”,台湾长期处在以戡乱为名的高压统治之下。1971年大陆重返联合国,台湾代表被无情驱逐,随后中美建交,台湾成为真正的孤岛。从“前清遗族”到“殖民属民”,从“反共基地”到“亚细亚的孤儿”,殖民之辱,压迫之痛,何其悲怅?何其无助?此地此民何曾有过喘息,何曾有过出口?

在这个过程中,台湾承受了反复的文化冲击,有来自大陆的中华传统,也有外来的东洋、西洋文明,可叹的是,如同每年太平洋突入其境暴烈肆虐的台风一样,它们都是携政治之强权以不容置疑、不可拒绝的方式加诸其身的。文化的进入与政治的压迫一体两面,台湾不可能没有抵抗,这种抵抗自然会以寻求自身的独特性为基调。总之,台独思潮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而这个背景一开始又跟今日大陆基本无关。

抵抗的代价是残酷的,在日本殖民时代,反抗就等于灭族,在国民党戡乱时期,反抗同样意味着死亡。其实,在海峡的另一面,大陆近代以来所遭受的苦难又何尝不是血泪斑驳,痛彻心腑?那些一听到“台湾人”三个字就暴跳如雷的人,对海峡对岸的同胞何不能存一份“基于理解的同情”?

值得一提的是,台湾已经修改法律,撤销对台独言论的犯罪指控——同时撤销的还有对鼓吹共产主义的指控。我认为这是一种开明,同时也相信历史终将证明,这种宽容是一种难得的政治智慧。

四、严控随意的武统宣传,以宽容和智慧掌控台海复杂局面

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多个政权并峙的局面,最终必是其一以武力兼并剪除其他而成一统。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也付出了极大代价。秦的统一带来东方六国多元社会文化的焚灭,蒙元满清的入主则导致中华文明的停滞,甚至带来了生灵涂炭尸骨相枕的历史性倒退。

何以至此?只因历代统治者不是只知攻城掠地、拓土开疆,就是只知固守一隅、割地为王,专恃武功,动则兴兵,从未将百姓福祉意愿放在头等重要位置。21世纪的今天,中华民族应该有能力选择更好的手段和方式,正如60多年前《新华日报》社论中所提出:“中国需要的统一,正如孙中山先生所主张的,是和平的统一,民主的统一,而不是武力的统一,专制的统一。”即便暂时找不到更好的方式,武力也应是最后的底牌,而不应是动辄展示的冲动。无论如何,每一个中国人都应明白和切记这样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台海决不是展示铁血的舞台,因为它是中国的内海。

随意展示自己的底牌并不高明,公开的武统宣传更是一种轻率之举。我不反对武力威慑,但公开的威慑等于公开的羞辱和挑衅,没有人愿意在这种游戏中屈服。在两岸已有足够对话渠道的情况下,任由个别名声不佳的所谓“鹰派”人物发表此类言论实无必要,这看似收放自如,实则和任由一些三流艺人操弄的“反独大业”一样极不严肃,在敏感脆弱的两岸关系上捅下大篓子,还洋洋自得而不自知。

要知道,“台独”势力不会无知到坐等导弹飞机打来,真要宣布独立一定会选择特别时机,也一定会求得美日的协助。美国固然不会为了迁就台湾而对抗大陆,却完全可以为了对抗大陆而拉拢台湾,此局若成,纵有绝世雄才也不是那么好应付,两岸鹬蚌相争,美日渔翁得利的民族大悲剧恐怕难以避免。世界上的事情,往往是求仁得仁,求战得战,为渊驱鱼,终非王者之道,再不能任由一些不三不四之人乱吹口哨了。

两千多年前的孟子与齐宣王有一段精彩的对白:“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孟子·梁惠王下》)这不是老生常谈的陈词滥调,而是古老恒新的民族智慧,相信对今天的两岸仍有借鉴。

五、充实统一构想,以“共和”理念涵盖凝聚台海两岸

对于“统一”,大陆尽释善意,提出在此前提之下什么都可以谈,但台湾方面却始终并不领情,原因何在?因为恰恰对什么是“统一”这个最重要的前提并没有说清楚。

任何事情都需要条件,统一也不例外,我们不能抽象的谈论统一,至少应该对统一后的制度安排有一个清晰的设计说明。“一国两制”的提法固然新颖,却总是难以令人信服。“夫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韩非子·显学》),系统是统一的,任何社会制度都是一套严整自洽的体系,一国如何两制?反之亦然。一个锅里不可能同时煮出两种稀饭,否则当年两党何须争得个你死我活?资本主义是包括自由民主在内的一整套制度体系,并不是大陆“允许一部分先富起来”那么简单,这在今天已经是一个非常显明的道理。

古人云:“道不同,不相谋”,因为同祖同宗,就得凑在一起过日子,天底下并没有这样的道理。即使经济层面的合作也只是统一的正向推动而不是决定因素,统一最终还是要靠价值理念和制度体系的融合——这种融合,已经超出传统意义上的政权统一,窃以为与“共和”二字倒是甚为贴切。

“共和”与以往的统一有什么区别呢?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大一统”基于皇权理念,即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统一的依托和目的全在于至高无上的“皇权”。这一观念在中国浸染已久,“王臣意识”的代入感依然普遍存在于国民潜意识之中,但它虽然已经不合时宜。近代以来,随着民族国家兴起,统一又具有了新的内涵,国家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作一个民族集合体。但这对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来说,这显然也是异数。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内外之别、华夷之辨并不拘泥于血统、族裔,而在于文化。而“共和”就是一种既不同于昔日王朝帝制,也不同于西方民族国家(联邦),它基于共同文化类属和相同价值理念,超脱于党派和地域之争,兼具现代性和民族性的国家统一形式。

如此议可成,两岸暂可在“中华共和国”这一共同框架之下,分占“民主共和”与“人民共和”之两端,既追先王之道,又合今日之实,各得其所,不亦善哉?

六、结语

天下无全胜之局,炎黄一体、四海一家的阔大场景固然是令人神往,思想文化的变革和制度的演进却非一朝一夕之功。在可预见的将来,两岸价值理念和制度体系还将存在巨大落差,硬性统一对双方既有格局都将是一种剧烈冲击。“维持现状”既是各方反复博弈的结果,也是现阶段最好的历史安排。统一之路依然道阻且长,惟愿两岸能够以共和为念,仁者取仁,智者求智,乐天保国,不强为天下难。但历史不会止步,它一定会为自己开辟前行的道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假以时日,历史一定会有更好的安排。


上一篇:110年前的中国宪政改革 下一篇:
相关文章
  • 没有找到相关文章!